從西北橫貫東西,蜿蜒穿過威遠縣城的清溪河,一直被當地人民親切稱作母親河。幾年前,這里污泥淤積,成為了渾濁發臭的“臭水溝”。為了讓母親河重新恢復清亮,2014年,四川威遠縣啟動實施威遠河(清溪河)流域水污染綜合治理,重點提升水位、打造城市湖濱景觀。如今,已經初見成效。
1月26日,在內江市委外宣辦、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上,內江市發改委副主任何超在答記者問時提到,2015年全市共有5個生態環保項目完成投資。2016年,內江將繼續把生態環保類項目作為重點項目,共4個項目入選,總投資19億元。
去年全市共5個環保項目
威遠啟動濕地公園建設
清溪河綜合治理一期工程,起于趙家壩上游安置房山丘,止于羅家壩堰,全長約4000米,總投資約2億元。
從內江市發改委項目管理科了解到,工程已完成趙家壩大橋至獅子山段自行車道、棧道及綠化亮化工程,完成人行景觀橋建設。獅子山段至羅家壩上堰的濱河道路、人行道建設以及濕地公園建設均已啟動。
2016年1月11日,在內江市第六屆人民政府第103次常務會議上,環境問題被再次提了出來。 環境治理刻不容緩。
據了解,2015年,內江市256個重點項目中有5個生態環保項目,總投資65.74億元,2015年計劃投資1.3億元,截至12月累計完成1.43億元,完成年計劃的110.3%。其中,內江市第二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屬于新開工項目。加快推進項目包括威遠河(清溪河)綜合治理一期工程和資中縣污水處理廠二期及管網建設項目。儲備項目2個,即內江高新區白馬園區污水處理廠和東興區環境治理服務示范產業園。
治理母親河生態環境
新建垃圾處理中心
東興區的椑木鎮、威遠縣的連界鎮、資中縣的銀山鎮都是所在縣區的重點鄉鎮,如今還沒有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為了保護沱江河、越溪河水資源,今年,這3個鄉鎮都將修建污水處理廠。
內江市發改委地區經濟科科長劉宗權介紹說,2016年,內江市發改委繼續把生態環保類項目作為重點入選,共入選項目4個,總投資19億元。新開工項目有兩個,分別為沱江流域中央投資水污染治理項目和內江市垃圾處理中心。
沱江流域中央投資水污染治理項目是一個大型的項目,總投資3億元。項目包括內江市第二污水處理廠5萬立方米/日,配套管網29千米;連界鎮污水處理廠1萬噸/日,配套管網10.8千米;銀山鎮污水處理廠5000噸/日,配套管網8.44千米;椑木鎮污水處理廠5000噸/日,配套管網6千米。
今年將開工59個項目
大洲廣場改造提升年底竣工
沱江大橋加寬改造工程、內江師范學院新校區建設、內江移動“智慧田園”建設……2015年,全市256個重點項目總投資2106.44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17.09億元,全年累計完成投資384.65億元
去年9月份,內江市發改委啟動2016年重點項目計劃編制工作,截至目前,已基本完成《計劃》編制,共入選重點項目235個,總投資1945.7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03.76億元。包括新開工59個、總投資270億元,加快推進76個、總投資786億元,竣工46個、總投資145億元,儲備54個、總投資745億元。
在新開工批次中包括有川南城際鐵路(內江段)、市中區四方塊商業區改造、邱家嘴立交橋南延線、西林大橋拓寬建設工程、內江高級技工校、四川健康職業學院一期、大洲廣場改造提升工程、市文化中心、威遠穹窿旅游一期等一大批項目,年度計劃投資100.52億元。
其中,備受市民關注的大洲廣場改造提升工程總投資6000萬元,新建地下停車場、公廁、林下休閑步道平臺、龍舟賽看臺、改造道路、廣場、亮化、綠化等,計劃于2016年5月開工,力爭年底竣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