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青海省水利廳獲悉,被青海省委、省政府確定為“一號水利工程”的引大濟湟工程,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54.54億元,完成估算總投資的40.25%。工程全面完成后,可年調水7.5億立方米,新增湟水流域“旱改水”農田110萬畝,為青海東部城市群300萬人飲水安全以及流域工業、農牧業和生態用水提供可靠水源。
據了解,該工程估算總投資135.51億元,主要由“一總、兩庫、三干渠”組成,即調水總干渠,黑泉水庫和石頭峽水庫,北干渠一、二期和西干渠。工程分三期實施:一期為黑泉水庫、北干渠一期;二期為調水總干渠、北干渠二期、石頭峽水庫;三期為西干渠。目前,黑泉水庫投入運行多年,并發揮了初步效益,北干一期、調水總干渠和石頭峽水庫主體工程已基本建成,北干二期、西干渠工程前期工作正在全力推進,即將開工建設。
調水總干渠是引大濟湟控制性輸水工程,由引水樞紐、引水隧洞組成。據調水總干渠工程現場工作組副組長馬福印介紹,工程于2006年10月開工建設,2015年6月30日引水隧洞全線貫通,2015年12月15日一次性試通水成功。截至目前,引水樞紐已基本完成,引水隧洞正在進行回填灌漿,管片勾縫等收尾工作,力爭今年10月底工程建成并正式通水。
石頭峽水利樞紐工程的水庫是引大濟湟跨流域調水工程的龍頭調節水庫,電站是大通河流域水利水電規劃的第5座梯級水電站,工程的主要任務是調水、發電,兼顧防洪。據青海引大濟湟水電建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尹常寶介紹,石頭峽水庫總庫容9.85億立方米,壩高144.5米,壩長424米,調節庫容4.67億立方米,可實現調水規模7.5億立方米,2015年10月底主體工程基本完工,第一臺機組已于2016年8月6日正式并網發電。
引大濟湟工程是從大通河引水,穿越大坂山進入湟水流域的跨流域調水工程,將緩解青海省湟水流域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局面,規劃供水范圍為湟水流域的西寧市(含湟中縣、大通縣)、海東市(含樂都區、平安區、互助縣、民和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