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飲水工程項目結合群眾用水習慣,從水質、水量、供水保證率等方面比較,優選小一型水庫9座、小二型水庫31座和大型山坪塘60口作為飲水工程固定水源點,統一對其除險加固和維修整治。
打破鄉鎮、村社行政區劃分和城鄉分割體制,合理布局供水工程;建成縣級水質檢測中心,每月對水源水質進行取樣化驗;對水質凈化處理不配套工程,改造凈化設施,配套消毒設備;建集中供水119處,供水池153口。
按“投資標準、建設標準同樣,建設進度同步”原則,解決好67個貧困村1.39萬貧困人口的飲水問題,同時輻射帶動4.62萬人飲水問題;非貧困村貧困戶飲水困難,由貧困戶申請并負責管道線路的開挖回填及入戶安裝,鄉鎮負責統籌解決取水池、供水池建設資金,水務部門負責管材供應和技術指導。
飲水安全建設模式上實行公辦民助,政府補助80%負責水源點、集中供水廠及主管道的建設,受益群眾通過投工投勞等自籌20%;在運行模式上,聯戶分散供水工程由受益農戶推選能人輪流管理,村內集中供水工程由受益戶推選專人專管,跨村和面大的集中供水工程由受益農戶組建用水協會管理。
截至目前,完成投資6346.56萬元,貧困村實現飲水安全全覆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