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大氣質量監測,我國的水質在線監測欠賬多、監測難度大、重要程度高,在下一個五年里有望迎來快速發展期。水質在線監測的三大特點決定了水質在線監測的行業空間可能遠大于大氣質量監測。
除了城市水域與污染企業,江河湖海的水環境質量都需要監測。相比之下大氣監測基本只要覆蓋污染企業與人口密集的城市。
水質在線監測設備運行工況差,在潮濕的環境下,設備需要的防水等指標均需要更高,且設備在水的影響下損耗較快,需要廠家的經常性維護。
除了COD、氨氮被列入目前的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以外,五參數(溫度、PH、濁度、溶氧、濁度)、總氮、總磷、懸浮物等都是評價水質的重要指標,此外還有重金屬、BOD、生物毒性等一些輔助評價指標。由于不同水域水質不同,需要監測的指標也不同,市場空間非常大。
進入“十三五”,水環境治理成為生態環境治理的首要任務,而水質監測網絡的落后已成為從根本上改善水環境的重大阻礙,下一階段大力構建水質在線監測網絡已是箭在弦上。我國水質監測設施投資很多發生在2013年以前,現階段存在巨大的更新與新增投資需求。保守估計,“十三五”期間水質在線監測設施投資將超過300億元,市場規模正位于由10%向50%滲透率的快速發展戰略期。
水質自動監測市場空間預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