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成都市已嘗試了多種工藝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初步建立起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體系。2012年底,全區已有44個行政村開展生活污水治理,已接入污水處理設施的農戶有1.78萬戶。
平均每戶投入資金超萬元,三年新增受益農戶1.93萬戶。”成都市制定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規劃時,仔細估算過,三年所有建設項目總投資額將超2億元。投入大量資金根zhi農村生活污水,緊跟巨大治污決心之后,必須踏出堅實有力的步伐。
推進腳步鏗鏘有力
今年,成都市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作為“五水共治”重要工作之一,開展全面排摸調cha,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三年行動方案》,并完成了《成都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設規劃》的編制。
6月底,成都市完成了第1批4個鎮16個村(社區)、3179戶的治理項目施工圖紙設計,申報省一事一議項目34個,總投資達4077萬元;7月中旬,成都市又啟動了第二批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施工圖紙設計工作,第二批共有4個鎮11個村(社區)54個項目,涉及農戶2402戶,計劃投資約2450萬元。
今年初以來,全區已完成了鳳橋鎮永紅社區和三星村梅家兜小區污水接入管網工程,新豐鎮烏橋村新社區生活污水處理二期工程完成項目土建,3個試點項目共投入資金162.4萬元,建設污水管道1986米。1至8月,全區新增受益農戶591戶。
治理路仍任重道遠
相對今年計劃建設82個項目、新增6416戶受益戶的成都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年度計劃,目前新增的591戶只是一小部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之路依然任重道遠。
“農戶居住分散,需要鋪設的管道長,后期開挖道路給居民帶來不便……眾多因素使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整體推進速度相對遲緩。”區農辦副主任高峰分析道,工程的前期準備工作多,鄉鎮“三改一拆”、“清三河”等中心工作多,部分村民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意識的欠缺等一系列主客觀因素,使不少項目進程比預期慢。
“單靠政府、或單靠百姓一方都遠遠不夠,需要全民共同參與,共建農村生態文明。”高峰認為,如今,“五水共治”多渠道“連環招”致力于改善農村水環境,提升居住環境,像“清三河”整治、違zhang豬舍拆除行動等都是針對性很強的招數,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也是重要一環。政府加快建設推進的同時,農戶也應發揮美麗鄉村建設主體作用,在建設中與后期維護中發揮積極作用。
“污水處理系統的各類設施,很多都是需要村民日常注意保養、維護的。”高峰說,像避免往洗臉盆、廚房水斗、抽水馬桶等室內排污設施里扔垃圾,以免堵塞污水管,減少污水管的清通以及檢查井的清淘工作量;日常洗滌應確保所產生的生活污水能夠排入室內污水管道,避免將洗滌污水潑出戶外……總之,美麗鄉村需要全民齊動手,共同裝扮共同維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