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綿陽市住建局獲悉,綿陽在全省近20個地級申報城市中脫穎而出,以綜合得分第一被列為試點城市,開展海綿城市建設。同時,江油市也被列為縣級試點城市。
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也可稱之為“水彈性城市”。日前,四川省住建廳、財政廳、水利廳聯合下發通知,綿陽以綜合得分第一被列為四川省海綿建設試點城市。
作為全國唯一的科技城,綿陽市始終堅持綠色生態發展,建設“天藍、地綠、水清、人和”的美麗綿陽一直是歷屆領導班子和全市人民的共同意愿。近年來,綿陽市以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為主題,在城市規劃、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最大限度地保護原有的河流、湖泊、濕地等水生態區,投資10多億元先后啟動了區域內小河流域治理、完善防洪排澇設施、建設公園濕地等26個綜合治理工程,對原有生態格局進行保護與恢復,使其恢復行洪、蓄水等生態功能,為“海綿城市”建設打造良好的生態本底。
下一步在城市的開發建設中,綿陽市將加強規劃建設管控,隨著海綿城市建設項目的開展,通過源頭減排、過程控制、系統治理,采取屋頂綠化、透水鋪裝、下凹式綠地、雨水收集利用等措施,使建筑與小區、道路與廣場、公園和綠地、水系等具備對雨水的吸納、蓄滯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涵養地下水,凈化水質,改善微氣候,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