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強化水資源管理。嚴格用水總量控制,對用水大戶、自來水供水大戶實施計劃用水管理,指導鋼鐵、造紙等高耗水企業廢水深度處理回用。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建設滯、滲、蓄、用、排相結合的雨水收集利用設施和中水回用設施。開展節水型城市建設,全面執行居民生活用水階梯價格、非居民用水超定額、超計劃累進加價制度,鼓勵企業、學校、社區、賓館等開展節水型企業(單位)創建活動。
二是強化水污染治理。堅持工業污水、生活污水和農業污水“三水共治”,穩定運行工業集聚區集中污水處理設施,全面實施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提標升級和配套管網建設改造,依法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畜禽養殖場(小區)和養殖專業戶,大力開展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到2020年,流域水質優良率達90%,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優良率達100%。
三是強化水生態保護。完成都江堰市5個縣城水廠和22個鄉鎮及山區水廠飲用水源保護區調整劃分,探索劃定城市主要地表水體“藍線”并明確“藍線”保護和控制要求。編制實施《良好水體生態環境保護方案》,實施下河排水口排查整治和城市黑臭水體綜合整治,力爭到2020年全市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四是強化水環境風險防范。建立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監測評價體系,定期組織對江河湖庫周邊及工業集聚區開展水環境危險源、敏感點的監測、分析、預測、預警,推進自來水七廠飲用水源保護區、磨兒潭應急水源等重要水生態功能區安全防護工程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