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起重慶主城每季度將公開飲水安全狀況信息。
以上信息來自28日重慶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的該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情況報告。
報告顯示,今年5月,重慶61個城區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其中主城區14個,主城區以外區縣47個)水質達標率均為100%,地表水總體水質為良好。
該報告稱,通過全過程監管飲用水安全,重慶強化環保、市政、水利、衛生等部門跨部門合作,進一步健全從水源地到水龍頭全過程的飲用水安全監管體系,采用“互聯網+”的模式,完善監測網絡和信息公開系統,定期監測、檢測和評估飲用水源、供水廠出水和用戶水龍頭水質等飲水安全狀況。
2016年起,重慶主城區每季度向社會公開飲水安全狀況信息。2018年起重慶所有城市飲水安全狀況信息向社會公開。
下一步當地將清理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內違法建筑和排污口,加快推進實施15個城市備用飲用水源或應急水源建設,區縣(自治縣)城市為單一水源供水的,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城市備用飲用水源或應急水源建設。
在實現重慶鄉鎮(含撤鄉場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方面,報告稱,重慶需要建設1584座鄉鎮污水處理設施,目前新建496座、在建279座、已建成809座,總投資112億元,該措施在2017年年底前實現,是貫徹落實“水十條”的一項重大舉措。
到2017年,重慶鄉鎮污水處理將形成日處理126萬噸的能力,年處理污水約4.5億噸,鄉鎮污水處理率在2017年達到80%,在2020年達到85%,污水處理率達到全國領先水平。
|